查看原文
其他

银行基层的舒服日子,终结于哪一年?

行业投顾 2023-02-15


银行基层从业者,大概是目前最舒适的社会底层人群了。本人银行从业,具体单位不方便透露。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说一下吧。

1

宏观方面

2009年至2014年,是银行发展的黄金阶段,也是银行最好进的阶段,也是基层员工待遇最高的阶段。1、我国居民整体工资上涨,是从2005-2008年,各行业收入都有了一个大幅提升,一方面是整体经济上行,另一方面是货币贬值。对银行而言,货币贬值是利好消息,因为再怎么通胀,付给居民的利息也比不过通胀率,稳赚不赔。而加入WTO后,我国各种制造业开始展现巨大潜力,要投资,就需要贷款,要付钱,就需要银行转账,而且很多企业都是刚刚起步,刚刚开始贷款,不良率也没有现在这么高,所以银行受益匪浅,员工收入也相应增高。2、为什么说那时候银行好进呢?这就是一个人员换代问题。由于70年代那场著名的政治运动,我国大部分银行的经营走上正轨是八十年代中期往后的事情,由于业务量增加,开始大规模招人,很多人就是那时候进入的。而85-95年招的这些人到了10-15这会,正好到了内退的年龄,所以出现了很大的人员缺口。我11年毕业,参加过中行、农行和现银行的面试,那年我所在的地级市银行招人,都是千人起步,再往后,很难看到这种盛况了。而银行开始走下坡路,是从房地产业的兴起和电商的崛起开始的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兴起要早一些,而二三线城市大部分是从09年左右开始的。房价开始一路上涨,很多人选择贷款买房,开发商开发也选择在建工程抵押贷款。刚刚说过了,银行受益匪浅。然而,刚需是有限的,房价上涨的原动力是刚需,当这一波人的刚需被满足后,楼市就会滞销,横盘,对银行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开发商没钱还贷款,不良开始增多。所以,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定,限制或禁止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。由于以上原因,大概从14年开始,银行的基层员工明显收入下降。而在10年左右,四大行开始相继转型,从规范文明服务开始,特别是随着效益的下滑,很多领导将原因归结为服务质量有待提高,加大了对规范服务的监督力度,加大对基层员工的任务要求,基层员工的美好生活就戛然而止了。10年以前,一些偏远网点的柜员,上班织毛衣、听音乐、带孩子都是常态,工作服也没有太多要求,而现在,即使随便离开柜台或是看个手机,都是不允许的了。而继房地产兴衰之后,电商的兴起又给了银行致命一击。之前转账手续费一直是银行的重要收入之一,而更重要的是转账过程中的产生的账户流水,占了银行存款日均的很大一部分,而且这部分钱利息低,成本低,深受银行喜爱。随着电商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支付宝、微信平台进行交易,使得各家银行少了一大块收入和存款。更严重的是,随着支付宝、微信的普及,各银行之前推出的各种电子银行都不具备微信支付宝的普遍性,面临被淘汰的风险,浪费了很大一部分成本。而银行的银行卡要想跟支付宝、微信各种活动挂钩,银行还要给阿里巴巴、腾讯钱。从某种意义讲,微信和支付宝起到了国家支付平台的效力 ,代替了人民银行的功能。更为致命的的是,电商的崛起和房地产的兴起,大大挤压了实体企业的生存空间。电商往往接近货源地,本身进货成本低,又没有实体所面临的租金、水电费、营业税、城管、消防等压力,所以可以销售远低于实体店的价格;而房价上涨,老百姓的钱都去买房置地了,去实体店购物的热情就大大降低了。双重打击下,实体纷纷倒闭。而很多实体都在银行有贷款,所以银行坏账节节攀升。从宏观角度看,现在远非银行最黑暗的时刻,在未来的十年中,银行面临的政策监管会更加严厉、不良贷款会继续增多,揽存和放贷将会越来越困难,慢慢的会进入一种僵尸状态,半死不活,而银行员工的待遇将会继续下降。但银行不会倒闭,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zf一再调控房价,而不是降低房价,保房价就是保银行,降低房价的后果就是银行的按揭贷款会出现大量的不良。这个道理知乎很多大v都说了,我就不重复了。

2

微观上

我进银行8年了,先后干过后台打杂、押运、柜员、内训师、联行、客户经理、信贷主管、会计、公司部客户经理、风险管控员,基本基层能干的,我基本都干了一遍。最大的感触是,基层没好活儿。要想像某些大家都懂的铁饭碗一样坐办公室喝喝水、聊聊天,大概只有综合部(也就是人事科)科员可以。各个岗位有各个岗位的约束,押运人员下车怎么下、什么时间开门,客户经理放贷款出不良,联行记错账,会计报错表等等,都有严厉的惩罚。举几个小例子:我干柜员的时候,有一次结账,没关外面大门,一个老头进来要求办业务,我说了句大叔,不好意思,结账了,您明天再来。当时他就火了,开始说的是结账了为什么还开门,紧接着又说银行官僚主义,店大欺客。骂了一会,没人理他,又开始骂我,辱及父母亲族。我当时刚刚参加工作,很冲动,拿着狼牙棒就要出去,被同事拦下,他一看我要出去,边骂边走,我一个狼牙棒扔了过去,没打到他。银行处理结果:我被罚2000元,上门道歉。当时我一个月工资是1680元。他行的一个朋友干客户经理的时候,一笔3000万元的贷款黄了。原因很复杂,借款企业老板在欧洲上市,被上市的运作方设陷阱坑了,窟窿补不上,企业就破产了。市审计下来定责,看到调查报告中描述,“抵押物保管良好,价值合理”,就说,保管良好价值合理怎么就能黄了呢,定性:调查不尽职,罚款。于是他就改了,改成抵押物评估价值偏高等等。省审计下来定责,又说,价值偏高你还放贷款?定性:调查不尽职,罚款。总之,就是因为调查报告描述的原因,导致贷款黄了。这种数额的贷款,他一个最基层的客户经理能决定什么?以上只是冰山一角,银行基层从业者,特别是没关系的基层从业者,都承受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苦衷。别人眼里的光鲜,都藏着很多眼泪啊。还有很多潜规则,不好说,特别是亲属规避这一块,基本相当于形同虚设,内部选拔干部的考试,爹给女儿出题的都有。因我还想吃这碗饭,暂时不说了。三年之内,我应该都不会选择换工作。最后奉劝那些还没进银行的朋友们,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没有银行高管(你懂的)、大员(你懂的)、公检法的(能帮助银行打官司)、有钱的(能拉存款),最好不要选择这条路,很艰难的。

往期经典回顾


如何假装成一个优秀的银行工作者

银行员工面对恶意投诉,谁为他们霸气撑腰?

银行人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家人

不敢捅破的“黑幕”:花呗正在拖垮你的人生

如果你不想在银行干了,就去这几个地方走走

一个银行员工的离职成本,请善待员工

我身边从银行辞职的人,没有一个后悔的



行业投顾

银行业  融媒体!

金融信息、银行资讯,一网打尽!

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,轻松关注

你若喜欢,别忘了点个在看哦  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